一首诗,一阕词,一支曲,融贯整个华夏的血脉精魄,铸就炫彩梦想与未来。10月27日,“国学情·中国梦”经典诗歌朗诵会在音乐厅举行,党委副书记董广芝,文学与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迟云超与同学们一同欣赏。<?xml:namespace prefix="o" ns="urn:schemas-microsoft-com:office:office" />
“当我赤裸裸,来到这个世界,体重不到十斤,身高不过一尺……”镁光灯下,4名小朋友同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共同演绎的《孝亲颂》、《尊师颂》拉开了诗歌诵读会的序幕。信息工程学院的《论语》朗诵,将观众带进诵读会的第一篇章——“古韵风情”。 外国语学院多言诗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将诗人渴望自由、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心情表达得酣畅淋漓。“车辚辚,马萧萧,行人弓箭各在腰。”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陆昊然声泣悲凉,将古体诗《兵车行》的悲壮凄凉表现得淋漓尽致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《沁园春·雪》在食品与制药学院8名学子的豪迈吟诵中掀起了第二篇章——“诗韵流芳”。一把小小的油纸伞,一个美丽的姑娘,徘徊在悠长的雨巷,现场观众深深陶醉在艺术设计学院细腻婉转的《雨巷》里。学生代表李玉军与戴胜男的朗诵《四月的纪念》,教师代表、文学与传媒学院辅导员张岩深含情韵的《致橡树》不断浸染着观众的心房,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铿锵有力的《相信未来》述说着对梦想的坚持。特殊教育学院学生用手语诠释了诗人戴望舒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,总有一天,伏龙将腾飞,总有一天梦想会交响,经济管理学院孙艺铭的《中华颂》翻开了第三篇章——“盛世华章”。体育系的《中国梦》、电气工程学院的《青春中国》、经济管理学院的《盛世中国》用青春热血诠释着中国梦与青春梦的紧密相联。“我爱你每一寸土地上的花朵,我爱你风光旖旎壮丽的河山,”音乐学院的钢琴配乐诗《我的祖国》用独特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。在“校园之声”广播站学生表演的《我骄傲我属于中国》中,诵读会画上了圆满句号。
党委副书记董广芝在讲话中指出,本次诵读会把国学情和学院梦、中国梦结合起来,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蕴,希望同学们铭记“厚德载物,经世致用”的校训,为实现青春梦、学院梦、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(记者 杜伟宏 耿娇)